时间:2018-11-12 | 编辑: steven | 来源:新浪戏剧
当高达3米多的战象,在纷飞的战火中,嘶鸣着走向战场,中国木偶史上最巨型的“偶”终于完成了从创意到面对观众的漫漫历程,也由此创造了中国制偶舞台技术的新高度。
历时四年多的筹备酝酿,一年多的创作,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上海木偶剧团联合打造的史诗巨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11月3日晚在东方艺术中心终于揭开面纱。这台集结了全球一流演艺资源共同打造的作品,在视觉、巨型象偶等许多方面,都具有了对标国际制作的舞台呈现。
当晚,这台剧也作为开幕大戏拉开了第六届上海国际木偶艺术节的大幕。演出之前,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3家木偶剧团携各自特色木偶一起亮相,点燃了现场气氛,也共同点亮了这个木偶之夜。
和亚洲象等比例的“战象”是如何诞生的?
《最后一头战象》在首演前就备受期待。该剧根据沈石溪同名小说改编,是入选语文教材的作品,早在4年前,上海木偶剧团就萌生了把它打造成舞台剧的想法,最终,经过多方合作筹备,该剧最终由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制作出品,并成为2018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并荣获国家文化基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扶持。
而在创作之初,在舞台上如何表现“战象”,成为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尽管海派木偶在国内已独树一帜,上海木偶剧团也在业界享有声誉,但要在舞台上制作这样一头大象,对剧团来说,可谓是零起点的挑战。
首演当晚,舞台上的战象嘎羧栩栩如生,1:1的巨型象偶高达3.2米,几乎完全按照亚洲象等比例设计。三名偶师操纵着大象登场,可以闪动的眼睛、来回晃动的象鼻和耳朵,乃至大象肌肉的走向、皮肤纹理在灯光下都清晰可见。
剧中,除了有3头这样的巨型大象之外,一头幼年嘎羧的小象更是十分惹人喜爱。而大象由3名演员操控不同,这头小象由一个演员双手双脚着地,独自扮演,但活灵活现的程度,可谓全场亮点。
上海木偶剧团舞美设计制作中心主任冯晓伟介绍说,从2017年12月开始设计出第一稿大象到首演,前后将近十个多月,期间一共经历了四个版本。现在演出的可以算是4.0版,无论在结构、材料、细节等方面都做了很大的修改,其间也是为了不断改善演员操控的压力。
木偶剧团专门组建青年设计团队,启用了年轻的85后木偶制作师冯呈祥负责这次的战象的制偶研发。他们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反复查阅,对大象的肌肉、骨骼、运动及结构进行分析,完成初步设计稿和象偶框架搭建。设计团队和演员还特地前往西双版纳,实地观察并接触亚洲象。
冯呈祥平时自己就喜欢做军事模型、GK模型、塑形娃娃等,在研发战象时,他尝试了日本动漫做手办的很多做法,诸如大象的眼睛等就用了手办的化妆方式,而大象的涂装方法则用了军事模型上做坦克车用的涂装方法。
然而,由于大象庞大的身躯对操偶演员是一个极大的重量负担。为了在确保大象造型的同时减少演员负重,设计团队经过多次讨论试验,最终采用不锈钢、碳纤维和木板撑起象偶骨架,并由一种特殊泡沫拼接成身体,方便演员操纵。
舞台上,3名操偶师通过分别操纵头部、前腿和后腿,支撑起这个高达3米2的庞然大物。在这过程中,制偶师和演员不断在排练场磨合,不断改变材料减轻重量,最终,才实现巨型象偶的体重控制在160斤以内。即便如此,承重最重的一名操偶师肩膀也要扛起100多斤的重量。
而舞台上的小象通过不断修改,也从20斤的重量减到10斤,但对演员来说,一个人不仅要背起小象,而且要手脚着地进行各种表演和爬坡,上海木偶剧团的小象操偶演员刑懿虽然十分年轻,但她坦言,自己背着小象进行表演的极限时间是20分钟。
在制偶技术之外,现代科技也助力了制偶的传统技艺。虽然大象的身躯由三个木偶演员控制,但却同时能做到象鼻子和耳朵的灵活摆动,而这些都得益于设计团队与华东理工大学组建的科技研发小组。他们结合机械科技,使操偶的一些局限性得到延伸,一些高难度的细微动作,就能灵活自如地表现出来了。
为了能更好地操控表演战象,上海木偶剧团在剧团内进行了一轮演员筛选,挑选了十几名演员完成大象和小象的表演。在正式投入剧目连排前,演员们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封闭式训练。每天清晨跑步5公里,同时在默契度、配合度、节奏、空间、肢体、感应等方面进行综合训练。
而最后,在舞台上,这几个大大小小的“战象”确实成为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它们或快步奔跑,或仰天嘶鸣,不仅行动自如,而且一举一动似乎都有着情感。
上海木偶剧团团长何筱琼说,“上海木偶剧团以前是以杖头木偶的表演为主,这次的战象的操偶技术,其实和传统杖头木偶几乎完全不同。但是,对于专业木偶演员来说,唯一可以借鉴的,其实是操控木偶的情感传递。如何通过细节的表演、如何通过呼吸的控制,来赋予大象生命,比如大象高兴的时候改怎么甩鼻子,悲伤的时候该怎么走路,这些都是我们木偶表演需要研究的课题。“
何筱琼同时表示,《最后一头战象》也是上海木偶剧团一次难得的转型之作,在中国第一次探索了巨型偶。而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思考,在传承海派木偶技艺的基础上,如何进行突破创新,打开木偶艺术创新发展的新大门。“
如何用国际审美讲述中国传奇?
在逼真的象偶之外,《最后一头战象》中的恢弘大气的视觉呈现,磅礴震撼的音乐效果,也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不少观众表示,在视听舞台效果上,“战象”已经实现了国际水准。
由于全剧的故事发生云南国境线上的傣族村寨,剧中的多媒体视觉,以抽象的水墨画风,将热带雨林、群山连绵和血染天际的战争氛围烘托地分外动人。
而开场不久,一场舞台上“大雨”更具有惊艳效果,雨水从数米高的舞台上倾泻而下,在舞台灯光映照下,舞台效果格外动人,当即引来全场观众惊喜掌声。
事实上,《最后一头战象》舞台视觉效果是中英团队强强联手的结果,由中方的舞美沈力团队 、灯光任冬生团队以及英国多媒体视觉设计团队59 Production共同完成,通过世界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以电影拍摄手法营造视觉效果,最终呈现了一幕幕或震撼的画面。
来自英国的59 Productions是世界领先的多媒体设计团队,他们一直致力于将艺术和科技进行融合,之前震惊世界剧坛的《战马》的多媒体视觉就出自他们之手。
这一次和中国团队进行合作,其多媒体总导演本杰明(Benjamin Pearcy)表示,他们在这次合作中就是希望尝试创新,避免老套,同时能够展现对中国博大精深文化的尊重。“中国有非常丰厚的艺术传统文化,所以这一次的创作,是一个艺术审美与科技以及文化传统的相互平衡。”
为了能够体现中国西南边睡的热带雨林风情,59 Productions团队不仅收集了大量相关素材,在舞台上形成了如今这种具有中国元素却又带着国际审美的视觉风格。
本杰明还透露,《最后一投战象》是他们团队迄今做过最高解析度的LED多媒体设计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他们提前设计好样稿,然后全程跟随剧组,在排练厅和剧院中不断配合排练,再进行合成调整。“技术是我们讲故事的工具,我们的首要宗旨就是思考如何把故事完美呈现,再去考虑如何应用以技术。”
和视觉部分的创作一样,“战象”的配乐创作团队也十分“奢华”。由作曲家彭飞联手中国首获格莱美奖的录音师陆晓幸操刀制作。制作方希望,能够在中国的舞台上,第一次实现电影级别的配乐效果。
作曲家彭飞此前一直从事电影的配乐。这一次,他在这部舞台剧的配乐中,同样采用了电影工业的制作手法。和以往舞台剧创作提前写好配乐作曲不同,彭飞一直蹲守在排练现场,依照每一幕场景和传递的情绪,不断修改重写,在音乐上进行度身定制。
而曲调再经陆晓幸以5.1声道电影大片的音效进行录制播放,丰富而饱满,意境悠远的曲风和震撼逼真的多媒体视觉呈现,相互推进、相互呼应,与剧情有着极其完美的契合度。
该剧导演何念说:“这一次整个创作就是希望力求‘中国故事,国际表达’,让中国传奇故事能够走向国际。在我们自己的文化土壤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与传承,用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而制作人、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则表示:“上海这几年引进了大量国际一流的制作,我们有机会看到各种各样国际水准的作品。因此,我们希望能够以国际先进的审美和设计技术制作,打造自己的“上海原创”和“上海出品”,创作一部属于自己的高水准国际制作。”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