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8-25 | 编辑: 青天 | 来源:新华网
举起琴弓,韩国小提琴手宋知垣穿着一身红色长裙,款款走到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的舞台中央。她演奏的曲目是当代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评委席上,坐着国际小提琴大师扎哈尔·布朗、大卫·塞隆、丹尼尔·海菲兹、埃尔马·奥利维拉等,其中还有《梁祝》首演者、中国小提琴家俞丽拿。
这是首届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的半决赛现场,24日起比赛进入“中国作品及奏鸣曲”环节,《梁祝》作为指定曲目,要在赛场上被多国选手先后奏响18次,而且每一次都必须是完整的协奏曲全部乐章。
经典地位使《梁祝》成为指定曲目首选
经过多年筹备,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于今年初宣告落户上海,《梁祝》将作为首届比赛指定中国曲目,也旋即提上议事日程。这一创意征得了多方授权许可,包括命名这一比赛的西方音乐世家斯特恩家族的同意。
之所以用“艾萨克·斯特恩”命名这一国际小提琴大赛,与斯特恩与中国交响乐界的缘分有关。1979年6月,艾萨克·斯特恩访问中国,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来到中国演出的西方著名小提琴家之一。
“音乐是可以超越国界的。”艾萨克·斯特恩之子大卫·斯特恩在上海表示,设立国际大赛,并在半决赛设立中国作品的比赛环节,是希望证明音乐对于沟通中西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把这次大赛称为“家门口的小提琴奥林匹克”。她说,按照赛制,两年一届的比赛会选择一首中国作品作为指定曲目,《梁祝》的经典地位,显然使之成为首选。希望通过这种比赛方式,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精髓,也希望外国选手通过他们的方式,演绎好中国作品。
“学习中国音乐的灵魂”
宋知垣是24日当天进入半决赛的18名选手之一。赛前这名韩国姑娘难以掩饰对《梁祝》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热爱:“当知道要演奏《梁祝》时,我就立刻开始反复阅读这个中国民间故事,想挖掘其中的情感和美。”
“我尝试研究滑音,因为这是中国音乐作品的一大特点。我也试图弄明白《梁祝》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想象每一个乐章所对应的故事情节,然后再融入自己的风格。”她说。
从聆听中国前辈演奏的《梁祝》,到研读《梁祝》的故事和总谱,再反复练习直至登台比赛,参加半决赛的意大利选手安德烈·奥比索和俄罗斯选手谢尔盖·多加金,也爱上了《梁祝》。
奥比索认为,对外国乐手而言,中国曲目陌生且有相当大的难度。“但研究了这个故事后,我更想当一个‘歌手’,用手里的琴去吟唱,传递情感,就好像置身于歌剧院中。”
第一次接触《梁祝》的谢尔盖·多加金告诉记者,“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听,而是把自己融入音乐,学习中国音乐的灵魂。”
打动选手,更打动音乐大师
1959年5月27日,何占豪、陈钢作曲的《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半个多世纪前的这一文化事件,曾使当时的中国人意识到,西方管弦艺术与中国民族文化存在“合璧”的可能。此后,随着《梁祝》唱片和卡带的畅销,在中国催生出一代代“梁祝迷”。
改革开放后,西崎崇子、郑京和、文格洛夫、吉尔·沙汉姆等国际小提琴大师先后演奏过全本《梁祝》。同时,这也是中国几大交响乐团出访的首选中国曲目之一。仅指挥家余隆带领上海交响乐团,就在世界7个国家的近20座城市奏响《梁祝》。不过比起欧美一脉相承的名家名曲,《梁祝》的知晓度和顶级大师的演出场次在海外依然不高。
然而此次大赛的评委俞丽拿说,各国选手的认真态度,大师级评委们对《梁祝》及其文化背景的好奇,都出乎她的意料。
比赛间歇,听了一遍又一遍的《梁祝》后,扎哈尔·布朗、丹尼尔·海菲兹等纷纷向俞丽拿表示,有机会也想读读《梁祝》的总谱,并希望有一天和中国乐队一起演奏《梁祝》。
“打动选手,更打动音乐大师。”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说,前来参赛的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小提琴手,都是国际乐坛的新生力量,评委席上更是大家云集,相信他们今后都会成为《梁祝》的海外传播者。
免责声明:
文章如果来源是转载,内容的真实性未经核实,与爱特豆无关。如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有误,请联系本站做编辑和删除处理,文章仅作参考。
24小时客户服务热线: 010-57205690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kefu@itedou.com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入口 | APP下载 | 寻求报道
Copyright © 2015-2019 爱特豆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爱特豆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44288号-2